齒輪強度與可靠性試驗檢測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2014年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項目,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工信廳聯規[2014]121號)批準。標志著我國中斷達近30年之久的齒輪疲勞強度試驗研究工作重新啟動,該項目對建立我國齒輪行業基礎技術數據庫意義重大。
該項目由鄭州機械研究所主持,重慶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大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參加,分工合作。建設周期三年,將完成齒輪材料與性能測試、齒輪幾何精度與穩健性檢測、齒輪副嚙合質量與耐久性評價、精密齒輪傳動精度檢測、潤滑及潤滑劑對齒輪傳動性能與壽命影響評價試驗、工業齒輪箱傳動系統性能測試與評價、技術推廣與技術服務等工作。
本技術服務平臺的總體目標是:根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齒輪行業市場需求,針對齒輪行業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可靠性不高、高端技術人才匱乏等問題,建設齒輪強度與可靠性試驗檢測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行業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研究,將具有重要及長遠市場價值的重大科研成果進行完整的工程化和集成化研究開發,消化、吸收和集成創新國際先進技術,為產業化規模生產提供成套成熟的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不斷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開展抗疲勞制造工藝研究,提升抗疲勞制造試驗檢測技術研究和手段,提高我國齒輪行業高端產品的開發能力和性能;開展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智力,培養高水平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行業和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等。到2016年底,把平臺建成面向全行業的、世界***的齒輪技術創新與試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